欢迎来到浩瀚体育官网!
全国咨询热线:15990992388

如何驾驶叉车“穿针引线”?青岛港举行千人大“比武”

时间: 2023-12-07 08:32:36 作者: 浩瀚体育在线

  昨日,青岛港举行千人大“比武”,港口工人纷纷表演自己练就的业务绝活。近年来,青岛港业绩稳健持续增长,青岛港的港口工人们在生产中屡创佳绩,为青岛港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  开着集装箱叉车“穿针引线”;操纵数吨重的桥吊吊起装满50斤水的水桶,保证滴水不漏将其稳稳放在四个灯泡上昨日,青岛港举行千人大“比武”,港口工人纷纷表演自己练就的业务绝活。近年来,青岛港业绩稳健持续增长,青岛港的港口工人们在生产中屡创佳绩,为青岛港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  如何驾驶叉车“穿针引线”?在比赛现场,青岛港的工人驾驶叉车,利用吊具上的一根钢针,轻而易举地将钢针穿过另一根钢针的针眼。针眼宽度只有2毫米,而司机与针的距离为5米。这项技能对眼力、机器操控能力的考验可见一斑。青岛港的工作人员和记者说,这个“绝活”是工人在日常作业中练就的,堆码箱、装车时他们总能精准操控、一次到位。在桥吊的“举重若轻”项目里,桥吊司机操作的位置距离地面约为50米,选手要操作吊起50斤重装满水的水桶,并保证小车运行时水桶滴水不漏,吊具下降时还要使水桶稳稳地放在灯泡和玻璃上,哪怕有一点偏差或失误都可能会导致玻璃和灯泡碎裂,对司机的技能水平提出了超高要求。 “比武”现场,挖掘机“轻工掘技”摞螺丝、轨道吊玩起“龙门双针”、7吨叉车“游叉巧渡”青岛港工人的绝技让在场的参观者惊叹连连。

  港口工人精湛的技术让在场观看的人们拍手叫绝,欢呼声、鼓掌声此起彼伏;而就在不远处,记者看到青岛港无人化码头上的桥吊挥舞着巨大的蓝色“手臂”,“挑”起数十吨重的集装箱,在空无一人的接卸泊位上,自动化设备按照设定程序将集装箱货物快速卸下运走。码头上不见人影,安安静静。一边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,一边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应用,前者在港口的熙熙攘攘中逐步精进,后者在悄无声息中迭代升级。

  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是我国完全自主创新并设计建设的亚洲首个、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,自2017年5月开通运营以来,开创了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的新纪元,在自动化、智能化程度以及安全性、装卸效率等方面,均达到了全球同类港口领先水平,曾荣获“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杰出成就奖”。

  自动化码头、无人化码头,AI时代下的码头还需要对港口工人的技术那么精益求精吗?在智能化时代为什么还要进行工人的技术比拼?

  青岛港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,这样的问题在自动化码头建设之初就曾被问起过,而她的答案是肯定的:“人工和智能化,这两者看似矛盾,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,机器永远离不开人的操作,只有人的技术日臻完善,才能更好地操纵机器,机器操作和流程的优化不能离开人对技术的掌握。反过来,我们也需要技术更好的工人去运用智能化、自动化设备。 ”正因如此,曾是“振超团队”一员且技术非常精湛的桥吊司机王崇山成为了一名远程操控员。无论是自动化码头建设还是后续的流程的优化,不能离开这些曾经的“老司机”,他们和工程技术部的工程师们一起,探讨如何将自动化码头桥吊的运作速度从5%提高到30%,一秒一秒地将速度不断提升。

  “人还是根本,在任何时代,港口工人都是港口的灵魂,这是人工智能所没有任何办法取代的,所以无论到何时我们都追求港口工人的技术进步。 ”青岛港相关负责人说。 “人工智能不是取代人的,相反,智能化的应用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,去运用人工智能。 ”青岛大学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学院专家和记者说。在他看来,青岛港工人的技术大“比武”和自动化码头的AI应用是青岛港发展的“两条腿”,缺一不可、相辅相成,都代表着青岛港延续百年的对技术和效率的尊崇。

  近年来,青岛港通过全员大培训、技术大“比武”、在线学堂等平台资源,不断调动港口工人学技术、比技术、拼技术的劲头,使青岛港工人屡屡在全国性的港口技术“比武”中摘金夺银。他们创造的集装箱装卸“振超效率”8次打破世界纪录,铁矿石卸船效率从始至终保持世界第一,凝聚起青岛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强劲动力。继“金牌工人”许振超后,又涌现出了党的十八大、十九大代表皮进军、全国优秀员郭凯、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王加全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唐卫等一大批“振超”式的先进典型。 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/青网记者 王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