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浩瀚体育官网!
全国咨询热线:15990992388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常见问题

干货 本科生论文拯救记(内含论文全过程干货)

时间: 2023-09-25 13:04:05 作者: 常见问题

  论文终于抄完了。东凑西凑,七抄八抄,这就算是毕业论文。论文虽然当之有愧,毕业却真的毕业了。

  聚焦小组随机采访了几位本科生,让他们分享写论文的经历。据了解,平均一篇论文的准备时长为1.5周,真正写起来则用时更短。面对不同课程,持有的态度也不完全一样,例如对待专业课会更用心一些。写论文时引用的文献数目不会特别多,一般在5篇左右,但具体阅读的篇幅因人而异。

  受访者更是多多少少对自己平日写的论文感到不满意,或是主题无聊、时间太赶,或是感觉写不出新意,写的内容无关痛痒。

  或许正是过度追求写论文的效率,常常在赶ddl的状态下完成一篇论文,本科生整体反映出来的普遍的问题有三:

  本科生习惯于写老师给定的题目,不善于去挖掘自身的兴趣点。轮到自己选题时往往题目过于宏大,超出自身能力范畴;或是过于陈旧,已经被研究透彻,无法成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;或是混淆了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,不能自洽的表述出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。

  本科生做文献概要往往是在知网上查阅相关文献后,对于文献的摘要进行简单的罗列,而一篇好的文献概要应该是找出这一领域中有代表性的学者观点,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空白领域进行总结,论文应该是建立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。

  事先没有对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、逻辑体系进行思考,处于一种“即兴发挥”的写作状态;缺乏相应的研究方法,一篇论文往往成为知网的搬运工,是对知网不同文章的随性整合 。

  环境学院副教授王海鲲老师说,他希望在本科生论文中看到一些自己的见解,可能是参考了文献,可能是从他人观点中的借鉴,可能来源于亲身经历,但至少是属于自身个人的——很可惜,现在鲜少有人能这么做了。

  在介绍具体论文创作流程前,我们需先正视一个问题——本科生写论文有何目的或意义?

  不可置否,本科生写作论文对于学科本身的贡献较小,更多的侧重于培养自己的学术性思维,以及察觉缺陷并处理问题的能力。这种能力是一种通用性的能力,它将改变你思考并处理问题的方式。

  化学系的陈浩老师说到,本科生的论文实则是为后期研究做准备。你未来做一个研究前需要事先了解一切相关的研究背景,统理整筹就是早期本科生论文的目的。你可能没实验,没有数据,但光是文献阅读,就要练习好久。

  屡次在重点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吴秋怡说,最简单的初衷——我想把我看到的问题、关切的问题整理成文分享给大家,和其他人有所交流。你写出来的东西可能会得到别人的认可,可能会引起别人的争议,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。

  论文是去衡量你的大学学习成果的媒介和平台,你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学,你的文献概要是否完善,你的研究逻辑和方法是否自洽。

  一篇规范的论文写作来源于问题意识,而问题意识不单单是对于课堂内容的简单背诵和理解,它来源于对于课堂知识的质疑和思考,以及对于生活的关注。事实上,伴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种自身对于知识的反刍和再思考的过程将显得很重要。

  本科的期末考试大都陷入一种考前临时抱佛脚、背诵知识点的状态,这实际上对于自身能力的增长是极其有限的。规范的写一篇论文,你就能知道一个问题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、用哪种方法去解决、解决的过程中每个变量之间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,这样的思考才是有意义的。

  一篇好的论文实际上并非是闭门造车的结果,除了需要和导师反复交流之外,有些时候找几个学霸的同学开展一些适时的“头脑风暴”,也能给自己很好的启发。

  吴秋怡说:“大一大二绝大多数都是命题论文,老师会给你一个问题去研究,等到大三大四就会有更大的自由度,你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,你就可以去研究。”

  一般发现选题有三种方式,一种是看理论,找这个理论的缺陷或者不同学者争议比较多的地方,那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探讨的一个领域。这一种是比较高级的,就是理论上的批判,但纯学术的研究对我们来说很难驾驭。

  另一种就是从经验着手,看你目前的实践情况,看你所学的理论和现实情况有什么偏差,这个偏差是好的还是不好的,你可以据此做一个研究假设去验证它。

  此外,选题还可能来源于生活中在体育、艺术、游戏等领域留心观察后发现的可以研究的问题。这里举一个例子:2004年,有一位大学生对古老的游戏“打水漂”的有关技巧等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,这篇论文被发表在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《Nature》上(如下图所示)。

  一是自身水平的提高,打牢基础知识,才能充分理解自己研究的领域,使得自己对于自身学科有高度的敏感性,自身的奇思妙想由此得以迸发。

  二是充分了解学术前沿的动向,这就要求平时多阅读,多思考,这样才可以了解人们要说明,别人发现了什么,什么样的问题是目前的热点问题,如此才能规避闭门造车的窘境。

  三是多和有经验的研究者进行交流,在学校中最常见的就是导师。导师研究经历丰富,对于问题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,往往能成为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标,在我们经验尚浅的情况下尤其如此。

  文献综述很重要,它不是简单的观点或者文章的罗列,它是为了让你知道前人的研究到哪里了,你为何需要开始你的研究,最好还是不要去重复前人的研究。做文献概要的时候,你必须看很多很多的文章,进行整理,而文献概要的目的是让你在整理的过程中寻找自我的关切点。如果你是为了做文献而做文献,就像是“我注六经”,但如果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,再去写文献概要,就是“六经注我”。

  在写一些比较短的论文时,虽然不用做那么详细的文献概要,但是你应该在开头简要概括一下你的研究问题的提出,体现同前人研究的连续性。

  关于这样的一个问题,早已有数不清的“攻略”供各位参考。在繁复的文献查找指引中,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,并能灵活应用,用最高的效率查找最优的文献资料,以下也将分类做简要分享。

  看你所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,cssci。期刊是经过了比较严格和权威的审核和评估的。

  看作者,你所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是需要你自己留心去发现的。@吴秋怡会经常去过刊阅览室看看最近的权威期刊,做一个作者出现频次的整理,再去检索高频词的作者。“你会发现他可能就是这一个领域的著名学者。就此形成自己的权威学者数据库。”

  或者,你可以先从综述性文章看起,一步步了解一个领域。其次是自己研究领域内的顶级刊物或注明资料库,从中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研究方向的资料。

  根据你的选题和所属的学科列出计划,或展开调查,或进行实验,或做一些演绎推理、数值计算等工作。

  其中,要选择比较适合你的选题的研究方法,研究方法无上下之别,是不是契合与恰当才是评判标准。

  调研完成后,对结果做处理,得出结论性的信息。最后把所有内容整合好,拟好标题,如果内容较多,则将文章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并为各部分命名,再加上摘要、致谢、参考文献等,形成一篇论文。

  具体论文格式在网上随处可查,加以灵活修改就可以使用,干净整洁是一切格式模板的真正目的。

  部分老师会在任务布置初一并发放格式要求,同学们只需按格式编写即可。同时,确保文章内部的序列和小标题要有实际意义,并非生搬硬套。

  研究对象和意义,文献概要,研究方法,逻辑结构四点可以决定一篇论文的高下。

  根据@桂棹兰桨的分享,论文自身的创新点是文章的亮点; 自身思维发展的脉络是文章清晰流畅的前提。论文重点不能贪多,一篇论文讲清楚一个问题就足够了,但要充分展开,深入讨论,这才是有价值的。

  而吴惟忆老师认为对于论文的内容来说,主要根据选题,是否是自己选的,题目是否新颖;同时也希望可以看到犀利的观点,或者就是严谨得的论述过程,是一篇好论文的加分点。

  在对论文大神的采访中聚焦小组发现,写论文不只是从“得知选题”到“提交论文”这短短过程,平日的累积也是关键。

  平日里要多看专业期刊。看学界的大咖都是怎么写论文、怎么用词的,他们的文字非常有生命力。你在一个学科学习四年,都不跟学科领域内的大咖认识一下,多遗憾啊。

  多看一些经典的书。与经典对话是很有收获的,其实有一些很深刻的问题在经典著作中很早就已经提出来了,比如柏拉图《理想国》中的洞穴理论。

  思想多元很重要,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框里。可以多去了解关于某个问题的几种对立的、完全不同的观点。

  在没有确定自己的兴趣之前,还是要博览群书,同时也要有自己的鉴别能力。对自己最合适的写作方式,论文的框架,对问题的思考都是要自己摸索的。

  在平时的课程论文写作中就应当严格要求自己,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英文论文写作能力,这样在真正的学术论文写作中才会得心应手。

  同时,平时积累各种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,如排版、作图等等,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增强论文的表达能力。

  以上是来自各路有经验之士的交流总结,也是他们长期与论文打交道后得出的个人所获,将其与大家分享。

  或许,当今本科生论文混沌之局面便是“不重视”与“不知该如何做”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。